xbox360和ps3哪个好 (故障率高达68%的XBOX360为什么能成功?)

  • A+

摘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彼得.摩尔,现任利物浦俱乐部首席执行官

许多年后,当彼得.摩尔凝视利物浦绿茵场时,或许会想起2007年那个焦头烂额的下午。彼时三红事件的彻底爆发,不仅让其(时任微软互动娱乐业务副总裁)疲于奔命,更让年轻的XBOX360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在一系列天人交战后,他站在了时任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的门前,准备叩响那扇决定未来的大门。在他的手指落下前,让我们把时间静止,将视线拉回更久远的过去,看清事件的全貌。

▲ 史蒂夫.鲍尔默

2003年,微软开始了XBOX二代研发。尽管初代主机累积了5年共50亿美元的亏损,却没有打消比尔.盖茨创造下一代主机的意愿。世界首富关于“未来客厅”的蓝图,如今看来依旧遥不可及,企业内部也对这种“异想天开”颇有微词,但工作仍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因为所有的设计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打造一台能够颠覆索尼的主机”。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已在2年前开始了第七世代的研发,但他们的努力似乎在给微软做嫁衣。索尼为PS3精心挑选的电子元件,被XBOX研发部巧妙的借用在360上。举个典型的例子,微软成功的劝说了IBM卖给他们PS3相同规格的CPU。本文并不会讨论这种做法是否道德,但这显然缩短了彼此的距离。

▲ 索尼所使用的cell处理器

微软并不满足于小胜利,他们的野心是早于索尼公布新一代主机,推翻它的统治地位。为实现这一目的,第三方企业加入了芯片与原件的制作,大面积的协同合作既精简了成本,又缩短了成品的出厂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多达200家公司参与到了XBOX360的生产。与此同时,即便实力雄厚如微软,也没有那么多金钱与人力对所有代工厂进行监督与管理,这为日后那三盏末日红灯的闪烁,埋下了伏笔。

基于上一代东方市场的惨痛教训,微软邀请了日本设计公司参与XBOX360的外形计划,为讨好亚洲受众,机器被设计的更加精致与小巧。这份尽心竭力,却并未给新主机带来好运。当承载1700个电子元件的主板被强塞入瘦弱的“皮囊”中时,散热成了所有人的噩梦。而热量的堆积又进一步暴露了代工原件的脆弱。

最终成品高达68%的故障率,意味着每生产3台主机,就有2台达不到品控,而剩下的那台,也存在故障风险。

但留给微软的时间并不多,越来越多的情报都传达着相同的信息,索尼即将公布他们的新时代主机。对于胜利的渴望,让公司高层与研发小组红了眼,他们决定赌一把。幸运的是,这一次上帝站在了微软一边。

挑选在11月22日发售,让XBOX360迅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假日商品。作为第七世代最早问世的主机,得天独厚的时间优势,使微软迅速突破了百万销量。观望的游戏开发商,也逐渐投入了新主机的怀抱。各种IP的陆续登陆,又刺激着主机的消费,循环的“雪球效应”下,XBOX360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热卖下,不和谐的声音逐渐出现,因为故障案例过于零星,并未对主机的走红产生影响。更有媒体讥讽这是对XBOX360的诽谤与责难。但纸终究包不住火。这星星之火于在2007年年初,成燎原之势烧向了微软。大面积爆发的三红故障,让微软成了众矢之的,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也另主机的处境愈加危险,这个年轻的系列面临着“猝死”的危局。

公司高层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而彼得.摩尔则负责向总裁汇报,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彼得最终敲响了史蒂夫.鲍尔默办公室的大门,他紧张的向总裁说道“史蒂夫先生,为了保住XBOX系列,我们可能要将主机的保修期延长至3年,退还前期的所有维修。。。。。。”。

史蒂夫打断了他:“要多少钱?”。

摩尔望着CEO平静的脸,深吸一口气“11.5亿美元”。

“Do it”不带有丝毫犹豫。

总裁的支持,最终拯救了系列的命运,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微软的售后部门火力全开,不仅对故障主机的邮寄、维修与更换提供免费服务,还与FedEx快递公司签署协议,优先处理360玩家的邮寄需求。

我们总说玩家凶狠,转瞬间就能刷满差评,让一家公司被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超生,其实玩家也仁慈,只要你拿出诚意,用心悔改,他们就能原谅曾经的种种,甚至将你拥上神坛。相隔不久,同情XBOX360的声音开始出现,微软看时机成熟,顺势利用媒体,将“负责到底,说话算话”的形象植入了玩家的记忆。

2007年7月17日,彼得.摩尔抗下所有罪责离开了微软,但其一手缔造的新世代主机的传奇,却才刚刚开始。截至2014年12月27日,XBOX360凭借8440万销量成为了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主机之一,真正将索尼与任天堂“两雄争霸”的局面,演变为“三足鼎立”,而通过其衍生的Kinect、Xbox Live Arcade与成就系统,则影响后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