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手机最新款(跨过一英寸门槛的vivo)

  • A+

2000年,夏普发布第一款带镜头的手机 J-SH04。

不过夏普 J-SH04 那颗仅 11 万像素的镜头拍照素质相当一般,也没掀起什么波澜。

但谁也没想到,随后这 20 年里,手机影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年手机影像的内卷方向,大概有三个。

第一个是堆镜头数量。

早期厂商们堆多摄的原因各有不同。

有的想通过彩色 黑白镜头的方案,提升夜景拍摄素质;有的想通过副摄进行辅助,模拟更惊艳的虚化效果;有的则是想让不同焦段的镜头分工,满足从远到近的拍摄需要。

最终,多焦段镜头的思路成了当下影像旗舰的主流方案。

覆盖全焦段的 vivo X90 Pro

第二个方向,则是卷像素。

很长一段时间里,谈手机影像离不开像素。

从 4800 万、6400 万,到 1 亿像素、2 亿像素。

有一说一,像素越高,确实拍得越清晰。

但单纯追求高像素,会带来 hin 明显的「副作用」。

像素越高,意味着单颗像素的面积越小,进光量也随之变小,暗光成像打折。

就跟切蛋糕一样,切的份数越多,单份的量就越少。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且吼,高像素拍摄意味着手机处理器需要处理更多的数据。

左默认模式,右高像素模式

旗舰机倒还好,如果是性能稍弱的中低端手机,拍张图加载半天。

啧啧,那酸爽体验过的都知道。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厂商们搞出了像素多合一技术。

索尼 Quad Byer 阵列

也就是日常拍摄时,将相邻几个像素凑成一个用,默认输出 1200 万、1600 万的照片。

这把呀,算不算反复横跳?

很明显,「唯像素论」逐渐行不通了。

So,怎样才能拍出好照片?

那不得不提当下「卷」的方向——大尺寸传感器。

摄影圈有一句话,叫「底大一级压死人」。

拍摄有三大要素:美女、美女、美女ISO(感光度)、曝光时间、光圈。

小尺寸传感器想要获得和大底同样的成像质量,就需要更低的 ISO、更长的曝光时间和更大的光圈。

大多数人拿手机拍照都是为了随开随拍,你让大伙端着手机不动拍几秒才出一张照片,这谁受得了?

而且底大的好处,还远不止节省曝光时间。

更大的传感器面积,意味着能拥有更大进光量。

在更短的时间里获取足够多的光线信息,就能实现更快的抓拍速度、更优秀的夜景成像。

毕竟有时拍摄嘛,就讲究一个「快、准、狠」。

此外大底还能实现更加优秀的景深效果,也就是大伙常说的「虚化」。

相比小底需要依赖算法抠图模拟,在硬件层面上实现的景深效果显然更真实自然。

某 APS-C 幅相机景深效果

虽然底大的优势大家都懂,但受机身大小限制,手机传感器一直有个门槛跨不过去。

那就是一英寸传感器。

一英寸在消费级相机里属于入门画幅,也是许多新手买相机时的选择。

像人气爆棚的索尼黑卡,就是一英寸相机里的代表。

即使手机在各种影像算法加持下,也很难和一英寸相机硬碰硬。

跨过一英寸门槛的 vivo

不过吼,这两年越来越多手机尝试跨过门槛,推出搭载一英寸主摄的手机。

但许多厂商都会悄悄动点刀子。

要不把焦段做得太广,影响拍摄体验;要不把 OIS 光学防抖砍掉,以此减轻机身重量负担。

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不够完美。

真正能把移动影像里「一英寸大底」发挥到应有水准的,目前来说还得数 vivo。

上个月,vivo 正式推出了 vivo X90 系列。

作为蓝厂的当家影像旗舰,vivo X90 系列的影像配置相当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得数 vivo X90 Pro/Pro 上的那颗一英寸超大底主摄。

相比上代 X80 Pro 的 GNV 主摄,vivo 这次采用的 IMX989 在感光面积上整整大了 77%,感光能力也提升了 43%。

正如前面所说,vivo X90 Pro 凭借着大底的优势,能实现「刀锐奶化」般的景深虚化。

隔壁 iPhone 14 Pro 虽然也在这代升级了传感器大小(1/1.3 英寸)。

但在一英寸超大底面前,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vivo X90 Pro 样张

iPhone 14 Pro 样张

此外在夜间场景下,vivo X90 Pro 在超大底的辅助下,获得更多的光线信息。

按下快门,「啪」一下,很快哈,成片就出来了。

vivo X90 Pro 样张

至于传感器尺寸小点的机型,还得站着等半天才能出片。

而且咱很明显能看到,使用一英寸超大底的 vivo X90 Pro 的夜景成像更加纯净。

vivo X90 Pro 样张

相比之下,iPhone 14 Pro Max 在经过长时间曝光和后期合成后,成片有明显的锐化痕迹。

像是一道好端端的菜,放了半包味精。

iPhone 14 Pro 样张

而且很明显哈,vivo X90 Pro 在应付夜间复杂光线的能力上,也要比 iPhone 14 Pro 出色许多。

vivo X90 Pro 样张

iPhone 14 Pro 样张

从一系列样张对比来看,大底的优势显而易见。

vivo 的一英寸强在哪?

当然,vivo X90 系列并不是第一个吃「一英寸超大底」这只螃蟹的机型。

但为什么说 vivo X90 系列的一英寸够强?

这里不能不提的就是 X90 Pro/Pro 的杀手锏——最大 f/1.75 大光圈。

大光圈的优势其实和大底差不多,都是提升进光量、获得更佳的景深效果。

超大底和大光圈的双重 Buff,让 vivo X90 Pro/Pro 的主摄能在更短时间里快速出片。

毕竟要是多出半秒曝光时间,就多半分把图拍糊的风险。

为了实现这个行业内最大光圈的成绩,vivo 花了不少功夫。

vivo X90 Pro/Pro 在主摄模组上使用了 1G(玻璃) 7P(塑料)的镜片结构。

其中的玻璃镜片,就是超低色散高透玻璃镜片。

这玩意在 X70 系列上就有亮相过,能够有效降低色散,解决高反差场景下的紫边、伪色等问题。

为了将这些镜片塞进这么小的影像模组里,vivo 采取的方案是 AOA 镜片堆叠。

在 AOA 动态光学校准工艺下,精准调整镜片厚误差和镜片偏心误差引起的清晰度降低问题,有效实现 X90 Pro/Pro 的高品质光学效果。

最后一项成就大光圈的技术,则是全新的蔡司 T* 镀膜。

成像质量的保证——新一代蔡司 T* 镀膜

光线进入镜头后,会出现反射的情况,这就是拍照时鬼影、眩光的成因。

这次 vivo X90 系列在一英寸超大底上用上了全新的「ALC 亚波长仿生结构镀膜」。

相比上代的 ALD 技术,ALC 技术直接把光线反射率压低了 42.8%。

更狠的是,X90 Pro 在 7 片塑料镜片上都怼足了 ALC 镀膜。

隔壁 iPhone 14 Pro Max 只有一片 ALD 镀膜,只能说果子你加把劲好吧。

此外,vivo X90 Pro 还延续了前代几项优秀的技术,包括 SWC 超低反光镀膜、双低反 AR 镀膜、IRCF 色素旋涂。

SWC 镀膜基于仿生学原理打造,能够充分抑制反射光,把反射率降到最低 0.1%。

IRCF 色素涂旋,则能够解决色素和蓝玻璃的附着问题。

这一大堆的镀膜技术,都是为了减少手机拍摄时容易出现的眩光、鬼影问题。

vivo X90 Pro 样张

iPhone 14 Pro 样张

全方位计算光学

上面说的,都是 X90 系列在影像上的硬件优势。

不过吼,在如今的移动影像领域里,光有强悍的硬件还不足以拍出高质量的图像。

下面要说的,就是 vivo 在影像上的「软实力」。

vivo X90 系列的影像系统包括四大板块:光学感知系统、超清画质引擎、算力加速引擎、臻彩还原引擎。

超清画质引擎是通过对多帧画面进行计算,以 AI 的方式修复拍摄时的缺陷。

这项技术对长焦拍摄尤其有用,可以提升 5X 以上焦段的解析力。

算力加速引擎则是通过把自研影像芯片和处理器进行融合加速,提升拍摄时的算力。

要成就这项技术,离不开全新的自研芯片 V2 。

这颗芯片不仅大幅提升 AI 能力,更是直接把 AI 计算直接塞进去了。

运动抓拍一直是很多手机的弱项。

有了远超行业水准的一英寸大底和自研芯片 V2,加上 vivo 最新的高速抓拍技术,X90 Pro 最终采用了 30ms 超低延时策略。

很多难以捕捉的运动瞬间,都能被 X90 Pro 清晰地捕捉到。

抓拍活动中的猫猫

至于臻彩还原引擎,则是负责优化成像的色彩和影调观感。

例如智能 AWB 和智能白加黑减,就以 AI 训练的方式提升白平衡准确性,以及黑白曝光的准度。

不难发现,vivo X90 系列在影像上确实下了足够大的功夫。

无论是光学硬件,还是影像算法,都是当前行业内顶级的水准。

在越来越卷的手机影像领域,有人更注重硬件,认为只有堆料才能出好效果;

有人更注重软件,认为只要算法够顶,小底也能拍大片。

但事实证明吼,只有软硬两手抓,才是出好片的关键。

vivo X90 系列所搭载的「一英寸超大底」,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儿,但背后却是好几年的技术积累。

作为其中的超大杯,vivo X90 Pro 在影像这块的确实打实的强。

说它是当下影像旗舰天花板,我觉得不为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