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twins是什么(多层次培养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 第三届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国际会议在宁举行)

  • A+

今天(11月22日)上午,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等部门主办的第三届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国际会议在南京举行。

近百名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智能制造的创新成果,并就"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专家认为,智能制造领域,特别是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紧缺人才。2021年,工信部联合十五个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健全人才保障体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专业技术和复合型高端人才。

东南大学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宋爱国,30多年一直从事机器人技术领域中的力传感研究,从实验7号卫星机器人到嫦娥3号月球车,一直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他带领团队在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接连获得突破,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学生是既要懂机械,又要懂控制,又要懂计算机,这是知识的配置。知识面要广,基础要好。机器人专业强调工程应用,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强,专业的实践课很多,所以现在要和很多企业、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宋爱国表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面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国防等领域,结合新工科专业的建设理念,依托学校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仿生工程等学科,培养从事智能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工程应用或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傅玉灿告诉记者,“从人才培养角度,其实我们是把'ABCD',都集合到原来的机械工程或者制造工程里,'A'就是AI,'B'就是大数据,big data,'C'是Cloud云,'D'是Digital Twins,就是数字孪生。其实是把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智能制造里来体现,主要我们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来发展。”

目前,机器人工程专业已广泛开设于理工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中。由于院校的优势与专业不同,部分院校侧重于研究,把培养重点放在原理研究、本体开发及特种机器人开发上,也有院校侧重工业应用,着重培养学生从事自动化成套设备中的机器人工作站的现场编程、调试维护、系统集成等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表示,“重基础、宽口径,能够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融合起来,这是研究型大学的任务,而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降个层面,要钻研于应用层面,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操作型的人才。”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华峰 编辑/高若婷)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